孩童

智商的遗传:二

在本篇中,我们探讨父母的智商对孩子智商的影响。 上一篇已经提到,父母和孩子智商的相关系数在0.4到0.5。既然父母和孩子智商的分布都是正态的,假定相关系数为0.45,我们容易得到父母智商(假定为父母智商的均值)X和小孩智商Y的联合分布和条件分布: $$Y \mid X = x \sim Normal\!\left( 100 + 0.45(x – 100),\, 13.4^2 \right). $$ 这一结果可以理解为,父母智商每比100多(少)1点,孩子可以平均意义下遗传(负)0.45点,标准差为13.5,也没比15小多少。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智商的均值回归,也就是孩子的智商比父母的智商离均值100要近了一半。本文的读者朋友们大多是做题高手,假设智商为120,那么孩子智商95%的置信区间为83到137,生出一个平均智商的小孩还是大有可能的。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孩子的智商随妈妈更多。根据我的理解,这种现象可能存在,但成因并不是先天的,而是后天的。换句话说,孩子和父母中哪一方花的时间更多,智商就更随谁一点。现代科学认为智商并不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基因决定的,而是由好多好多基因共同影响的,而且每一个影响都很小。科学研究的现实和逻辑是,研究基因和智商关系的样本已经足够大,怎么找也找不到单个对智商影响大的基因。如果有的话肯定已经找到了,现在找不到,所以没有。既然影响的基因众多,也没有谁占主导地位,那孩子的基因是从父母一半一半来的,所以智商也得是继承的一半一半。 据我所知,许多聪明的父母对娃智商的均值回归有所焦虑。我认为这种焦虑是多余的。 首先,智力并不是的全部,人可以拥有除智力外许多宝贵的品质,例如忠诚、善良、有同情心、有耐心、善于表达、有艺术天赋等等。在未来,人的智力很可能远逊于AI,智力在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里扮演多重要的角色并不清楚。 其次,智力绝对的高低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是否和从事工作的需求相匹配。在数学系,我见过太多的智商高于平均的人对艰深的数学充满热情,花了很多功夫却结果很不理想。从反面来说,好多工作并不需要过高的智商,比如牙医,需要的是手巧,心细,和无尽的重复,这种重复对于智商太高的人来说会是一种无聊的折磨。 最后,为人父母,重要的是尽人事而听天命。孩子天赋有高有低,帮他开发自己的潜能,做到他的最好就够了。正如拖拉机,有的牌只能得40分,有的牌能得120分。作为一名牌手,40分的牌得满40分比120分的牌得了100分更值得高兴。从人类社会总体的角度,只要生的娃数量够,潜能开发的好,总会出现下一个爱因斯坦推动人类的科学和文明前进,至于爱因斯坦出生在谁家,具体姓甚名谁并不重要。

智力的遗传:一

不难想见,一个人的智商,既有先天基因的因素,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。在现代社会中,智商高的人在平均意义下各方面都过得更好一些。所以重视教育、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,自然对娃的智商问题十分关注。从科学的角度讲,有两个不同的问题值得关注。第一是不同人的智商差异,有多少差异是因为基因,又有多少差异是因为后天影响。第二是如果父母的智商还不错,那么小孩大概能遗传多少?

二胎的自测量表

要不要二胎是一个我常常思考,但没有确定结论的问题。遥想当年,要老大这一决定我没有任何犹豫,现在即使经历了养娃的种种困难,回头看也没有任何后悔,当年记录的理由(在这)也还都成立。对于要不要老二,我结合了研究文献,小红书和网络社区讨论,以及现实生活中实例,从多方面进行了考量。这些考量的问题都是我扪心自问过的,现在整理出来做成自测量表,每一题的答案可以从十分不赞同过度到十分赞同,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。

基因的力量

大家好,好久不见,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了快两年,而我的娃也接近两岁了。两年的养娃生涯让我对生活和人本身有了一些新的见解。今天我想谈的是基因的力量。

为什么要生娃:我的思考

前两个月高中同学们在芝加哥聚会,饭桌上一位未婚的朋友(春哥)祝贺我即将有娃,我问他你说人为什么要生娃,他好像回答的是为了繁衍后代,我继续追问为啥人要繁衍后代,春哥说我tm哪知道,你要有娃了你问我一个没结婚的,大家哈哈大笑,饭桌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

如何给宝宝起名

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名字。对绝大多数人来讲,名字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,所以一个好的名字是父母送给小孩第一件终生受用的礼物。评价一个名字好不好有很大的主观成分,但好的名字也有许多客观的共性。我在给我家小孩起名时,制作了一个姓名打分表,里面包含了我考虑到的好名字的要素和每项要素的分值。有了打分表,就能将名字进行相对客观的比较,从而有效平息各方在命名小孩当中的争论。在本文中,我把这些要素分享给大家,方便有需要的朋友借鉴或提前准备。这些要素中不包含生辰八字,五行八卦,因为我对那些毫无了解,也不怎么相信。

Scroll to Top